以上这个图片非常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3D打印在医疗康复辅具上的用武之地。这个机械手臂大部分部件是3D打印出来的,只有少数连接件用的是可以直接采购到的金属件,外观上很有钢铁侠的感觉,这个可穿戴设备,构造上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背上驱动器并套在手臂上,能够帮助人们轻易举起近 40 磅重的物体,而其 2000 美元的造价,相比市场上类似功能机械臂 1 万美元的价格,要便宜很多。这是一个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案例。如果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还知道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机械手臂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使之有更加出色的性能与使用时的舒适度。
● 测量速度慢,检测周期长
● 数据不全面,结果不可重复
● 场地要求高,容易受限
● 检测报告阅读门槛高
● 算法强劲,高效检测与分析
● 全尺寸测量,数据全面
● 结果可重复、可溯源
● 不受空间、震动、温度等环境限制
● 可视化报告,直观可靠,阅读门槛低